瓜迪奥拉已成公认当世第一主帅?

随着曼城拿下一个又一个对手,以前批评、指责瓜帅战术打法的人可以彻底闭嘴了,看天空体育专栏作者亚当-贝特(Adam Bate)为大家带来的深度分析,瓜帅到底用什么打了那些人的脸?

据16世纪艺术家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所记载,当米开朗基罗绘制完成西斯廷教堂顶棚的画时,所有人都惊呆了,但是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不是每个人都要做出这样的反应?

也许有人会说他掌握了国家资源。其他人可能会注意到波提切利(Botticelli-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和他的朋友已经在墙上为做了大量而艰苦的工作,只待后来人完成锦上添花的一笔,而且,四年了,肯定有人会弄出一些特别的东西。

瓜迪奥拉和曼城的合同一共签了三年,但他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为大家带来了卓越的成绩,曼城的复兴意味着联赛冠军似乎已成必然。

数据是非凡的,瓜迪奥拉的球队在进球数上整整多出第二名13个进球,传球次数和控球率也高居榜首,射正数最多,被对方射正数最少。

同样重要的是,曼城带着必胜的雄心和冒险的勇气才取得了这样的数据。独树一帜的风格使曼城成为了英超最具观赏性的球队,他们的比赛就是不断地为大家带来进球。

目前他们领先第二名八分,有人猜测他们会赛季不败,红军主帅克洛普和蓝军主帅孔蒂甚至认为以曼城现在稳定的状态,本赛季的冠军已经没有太大悬念了。

但是本赛季的曼城为何会如此流畅呢?看看大卫-席尔瓦和凯文-德布劳内在中场的有序组织,前锋线上马内、斯特灵、热苏斯等人的巨大进步你就不难发现答案。

质疑的声音依旧会存在,让我们看看入冬后蓝月亮会有怎样的表现吧,当你花了那么多钱之后,会发生什么呢?虽然这是一支充满年轻人的球队,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为自己的首座英超冠军奖杯而拼搏。

没有必要为质疑去作出解释,但也许原因在于瓜迪奥拉拒绝妥协,事实上,他已经为英超带来了自己的风格,虽然晚了点,但毕竟他的工作已见成效。

当国外的足球思想进入英格兰,新的理念往往会被认为是某些已有风格得重新组合变化,甚至有人会说这和传统的英式足球没什么区别,新风格的注入从来没有被当做革新来看待。

回想一下温格在阿森纳早期的成就吧,他们的辉煌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世界级的外援球星。但是人们还是习惯称温格的成功是建立在英格兰本土“后防天团”的基础上。

有些人会这样辩解,利物浦和热刺的高位逼抢虽然凶悍,但请注意,他们和80年代那一波球员提的没什么两样;切尔西的三中卫?呵呵,好像每一位主教练都用过吧。

但瓜迪奥拉的足球哲学对这些思想保守的“老同志”来说冲击力很大,确实他们被瓜迪奥拉的打法震撼到了,世界第一联赛怎会被他的足球哲学所改变?我们一直以来都是错的么?

当上赛季瓜迪奥拉坚持使用布拉沃而放弃使用哈特的时候,某些人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认为瓜迪奥拉完全是脑子有问题,如果瓜帅顶不住压力召回哈特的话,那么他今后所获得的所有成绩都要被说成是重新启用哈特而得到的,然后一些评论家们还会再吹嘘一番哈特。而恰恰相反,瓜帅启用了更加年轻的埃德森-一个比布拉沃还喜欢出击的门将,因为他完全符合西班牙人追求传控打法的思想,而且他已经证明了自己说多么出色。

事实就是,在瓜迪奥拉的体系中,斯通斯确实被激活了,他的传球成功率冠绝英超,在防守方面他也做得同样出色,曼城是现在唯一一支还没有被定位球攻破过球门的球队。

上赛季2-4输给莱斯特城后(曼城前35分钟没有一次铲球),瓜迪奥拉在外界质疑时说到“我不是铲球教练,所以我不训练铲球”。他的这一回答也遭到了外界的嘲笑。

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了现在,本赛季曼城在铲球榜上位居联赛倒数前三位,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王权球场2-0成功复仇莱斯特城,从而拿下了联赛十连胜。

基于现在的事实,人们不得不承认曼城的胜利是瓜迪奥拉的功劳,但批评者们好像又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他们说这样的成绩是巨额资金投入的必然结果,花那么多钱,不成功都难。

对于持有这样观点的人我不得不夸赞他们确实挑毛病的功力非常深厚,在我看来,忽视瓜帅能力的那些人应该就是经常黑斯通斯和斯特林的那群人。

凯尔-沃克被嘲笑不值5000万英镑,现在看看为他支付的这笔钱是多么值啊,门迪的价钱也不便宜,而他的替补德尔夫(低配版阿拉巴)也踢的相当出色。

即使我们相信任何人来执教曼城都会获得成功,但是要做到像瓜迪奥拉这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这支曼城,正在改变人们对于英超霸主的传统印象,瓜迪奥拉秉承了自己在巴塞罗那的足球哲学,并向世人宣告这套打法是完全可以在英伦半岛站住脚的。

本赛季瓜帅的球队和他以往的带队成绩还是有差别的,他的“梦三”巴萨从未在联赛开局前12轮后就狂揽34分,在拜仁的三年也只完成过一次这样的壮举。

瓜迪奥拉曾经说过,克鲁伊夫创造了巴萨的足球哲学,他要做的仅仅是传承。但他不仅是一名传承者,就像米开朗基罗一样,瓜迪奥拉正在曼城做着伟大而梦幻的事情,我们应该更多的是去欣赏,而不是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