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首富、最大民营企业家之死:千万资产,终究抵不过权力……

清朝中国首富胡雪岩,白手起家,个人资产曾超过2000万两白银,田地万亩,御赐黄马褂,这等荣耀在“农本商末”的中国实属罕见。

但谁料晚年破产抄家,最终郁郁而亡,如果不死还要遭受牢狱之灾。

这位晚清最大的民营企业家,在财富帝国建立之初,“上帝之手”就已经注定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悲剧命运。

这个“上帝之手”就是:权力。

伙计变首富

中国历史上最牛逼的风投,从来都是对权力的投资。一是吕不韦扶持还在齐国做人质的子楚,20年后,子楚从庶出王子登上秦国大位,吕不韦拜相。

第二就当属胡雪岩。胡雪岩出生在安徽绩溪,虽然徽商名满天下,但胡家却一贫如洗。就像胡雪岩老乡胡适所说的,绩溪有传统,男孩十几岁后就送到上海等大城市去闯世界。

胡雪岩也一样。13岁时,来到杭州、金华等地当伙计,后来在杭州一家钱庄当起学徒,先是干扫地、倒夜壶的杂役,后来开始上柜面当伙计。

不久,胡雪岩就表现出独到的眼光。他遇到一个家道中落的福州人王有龄,发现王有龄谈吐不凡,冒险把钱庄500两银子拿给了王进京城活动。

不得不说胡雪岩厉害!王有龄果然不负所望,后来升任湖州知府、浙江巡抚。王有龄也知恩图报,把政府税银全部存在胡雪岩的钱庄,还不要利息,胡雪岩赚大发了。

但不料,这样的大靠山说没就没了。1861年,太平军攻进杭州,王有龄殉国自杀。

胡雪岩就是胡雪岩,眼睛毒着呢。他打听到实权派——左宗棠——将接任浙江巡抚。左宗棠是晚清重臣,政治能量可不是王有龄能比的。于是他送出了500石米粮劳军。

这一下,左宗棠也对胡雪岩也另眼相看,让他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加上胡雪岩经商、办洋务的确有一套。之后,胡雪岩的生意几乎是完全跟着左宗棠的节拍。左宗棠到福建马尾办船厂,他业务就到了福建;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奉命出关西征,清政府没钱打仗,胡雪岩就向洋人借款1800多万两百白银作军费……还不断为左宗棠采购军火、粮草……

依仗着左宗棠的政治权势,胡雪岩自己钱庄生意做到很多省,几乎垄断江浙茶、丝两庄大宗生意。鼎盛时,资产最高达2000万两以上,此外还有良田万亩,慈禧亲授红顶戴和黄马褂。

胡雪岩,当之无愧是那时的中国首富,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家。

身处局中,不由己

即便是拉轰如此的胡雪岩,其实也不过是局中局的一枚小小棋子。

这个局,就是权力争斗。

满族入主中原200多年后,那些一直享受特权的八旗绿营早就腐朽得不堪一击了。这时汉人权势就崛起了,胡雪岩正好赶上了这个时代。

左宗棠、李鸿章,既是晚清重臣、封疆大吏,又是汉人势力的代表。

满清对汉人一方面不得不倚重,但另一方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满人在人数上是少数,所以清廷对汉人又一百个不放心。

于是,朝廷就有了一个局:拉李打左,又拉左打李。

而左宗棠、李鸿章这俩人,还真是谁看谁都不顺眼。李鸿章给左宗棠起个外号叫“破天荒相公”,讽刺左只是个举人,居然做了军机大臣。

左宗棠也瞧不起李鸿章,说“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总之这俩人是干上了。左宗棠是湘军的代表,有着湖南人的骡子脾气,军功显赫,面对严峻的国防形势,主张既要重视东南海防,还要重视西北塞防。

李鸿章是淮军创办人,性格圆滑,更长洋务,国防上强调要把重点放在海防上。

用李鸿章自己的话说,自己和左宗棠“周旋30年”。

这便是第二个局:左、李之争。

胡雪岩显然选择站在了左宗棠的队里,当然,也可以说,在左李之争的格局下,胡雪岩靠左宗棠发家,就不可能争取到李鸿章的青睐。绑在权力斗争战车上的胡雪岩,是进退维谷、身不由己的。

李鸿章的幕僚提出: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

要搞掉左宗棠,先要搞掉胡雪岩。

搞掉胡雪岩还需要一个人。胡雪岩有御赐红顶戴、黄马褂,作为全国首富、最厉害的民营企业家,从政治上下手,网罗罪名,显然不合适。而用“商战”,则显得更加“自然”。那就需要一个和胡雪岩一样,甚至比胡雪岩更狡猾的商人才行。

李鸿章门下还真有一个人:盛宣怀。

盛宣怀,比胡雪岩小了20多岁,江苏常州人,科举也只中了秀才的功名,于是投奔李鸿章门下,混了个一官半职。

盛宣怀办洋务的本事也很大。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

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
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
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
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
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
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
第一个勘矿公司
第一座公共图书馆
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
第一个创办中国红十字会。

而盛宣怀积累的财富要超过1000万银元。

他还曾任正二品工部左侍郎、商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等职。

胡雪岩、盛宣怀两人可谓旗鼓相当。也许,他俩本可以在商业上合作,但在权力之争下,各为其主,他们只能正面相撞了。

一战毙命

搞掉胡雪岩还需要一个时机。

时机来了!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李鸿章主和、左宗棠主战。看,两个人又怼上了。

主战派占了上风,左宗棠也奉旨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闽海军务,挽救战局。左宗棠忙于军务,自然是对胡雪岩下手的好时机。

偏偏就在前一年(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高价收购国内新产的蚕丝,耗银2000万两。几乎相当于胡雪岩的大半资产。

他想一举垄断中国蚕丝业!

“马有失蹄,人有失足”,胡雪岩这次失算了。当年意大利生丝丰收,而中法战争爆发,时局动荡,蚕丝一落千丈。

即便如此,胡雪岩虽然进行高杠杆经营,但毕竟身价千万,这笔生意大不了亏了就是。

可李鸿章、盛宣怀抓住这个天赐良机,要一举搞垮胡雪岩。可谓招招致命:

第一招:火力侦察。盛宣怀私下游说胡雪岩的客户不要买胡的丝。胡的生意,一下雪上加霜。

第二招:外围打击。主战场在金融。这时恰好一笔80万两的左宗棠西征借款到期要还,虽然谁都知道这是国家的事儿,但借款人却是胡雪岩。所以,外国银行追着胡雪岩要。原本这也不是事,清政府要求各省协饷补偿胡雪岩。而各省协饷也已经到了上海道台府。但上海道台邵友濂却是李鸿章的人。这时盛宣怀、邵友濂就动了手脚,扣着钱,就是不给胡雪岩。万般无奈,胡雪岩只好从自己的钱庄调来80万两白银,先还上外国借款。

第三招:正面攻击。盛宣怀设下局,他自然知道胡雪岩的一举一动。等80万两白银从胡雪岩账上划走,盛宣怀立马四处散布消息:胡雪岩生意失败,钱庄空了!同时,派人不停到胡雪岩钱庄取钱,造成挤兑的假象。在金融领域,“信心比金子更可贵”,这句话放在百年前也是对的。挤兑风潮很快传播开来,胡雪岩上海、杭州、宁波、北京、湖南等地所有钱庄都遭到袭击。胡雪岩贱卖田产、蚕丝也填不满挤兑的无底洞……各钱庄纷纷倒闭歇业,资金链崩溃,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亲手建立的财富帝国覆灭。

第四招:致命一击。此时胡雪岩财富神话破灭,是采取政治手段的时候了。只有政治手段,才能让他永无翻身之日。经查发现,仅钱庄北京分号就欠公私款项1200万两。还有一个罪名:吃回扣!胡雪岩借外债,吃利息差,可以说无可厚非。在商言商,胡雪岩以自己名义借钱,再转借给政府,总不能老是做雷锋。不过,此时,这也成了罪名。

于是,慈禧下令抄没胡家。但杭州知府吴世荣率人到胡家,发现“所有家产, 前已变抵公私各款,现人亡财尽,无产可封”。

成败皆因权力

1885年9月,左宗棠因为中法战争“不败而败”,在福州悲愤交加,病逝。

很快户部尚书阎敬铭上书建议胡雪岩“拿交刑部治罪, 以正国法”,并将其家属 “押追着落,扫数完缴”。在逮捕令到达前,胡雪岩已郁郁而亡了。以死躲过了牢狱之苦,保存了最后的体面。此时,距离左宗棠离世才2个月。

胡雪岩故居,早已数易其主

胡雪岩浮华一生,给人留下关于“权力和中国企业家关系”的长久思考:

不同于西方权力依附金钱,中国传统上就是金钱依附权力。

梁启超说:二十四史,不过是为帝王将相做家谱。

帝王将相家谱,几乎又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权力争夺史。

相比西方,存在教会对王权的制衡,中国却基本是世俗政治权力一家独大,政治权力可以为所欲为。这也就导致在中国金钱、知识,乃至道德都要攀附权力。搭上权力,企业家能顺风顺水,打造自己的财富帝国。然而,这却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政治权力有那么大的魔力,必然会招来野心家、枭雄,谁都想尝尝其中的滋味,政治权力争斗总是不停不歇,也注定依靠的权力中心随时可能崩塌。所以,财富帝国也必然会在权力斗争中飘摇不定。

胡雪岩有了王有龄、左宗棠,生意得以发家、做大,然而,在清廷中央政府“以李制左、以左制李”的大框架下,加上左宗棠、李鸿章两人的博弈,决定了胡雪岩只能身陷政治斗争旋涡。

企业家离不开权力,但权力却可以随时抛弃企业家。

胡雪岩即便有黄马褂,但那只不过政府给的荣誉,实质上还只是一个民营企业家。这和盛宣怀不一样,盛宣怀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央企老总,可以算上是部级干部,时时刻刻受到体制的庇护。

如果说胡雪岩对王有龄有恩,王有龄还要报恩的话,胡雪岩对左宗棠却完全是依附关系,左宗棠需要的也只胡雪岩为他办事的才能。

钱庄风潮晚期,左宗棠巡视上海,胡雪岩求见,还进行了密谈,但却无果而终,之后两人至死也没有再见。

清廷后来下令时任左宗棠全权处理胡雪岩案。但左宗棠却说有眼疾,要请假,上谕“赏假四个月,回籍安心调理”。其实,左宗棠是有意在避嫌,后来他不顾上谕清清楚楚写的“左宗棠全权处理”,转而命令浙江巡抚刘秉璋全权处理。

企业家以经营能力、金钱获得权力的青睐,但当企业家变成“负资产”之日,也就是被抛弃之时。

依附于权力的财富,终究会随着权力的转移而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