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之父”彼得森

从贫穷的希腊移民之子到尼克松政府的财政部长,再到雷曼兄弟公司的一把手, 59岁联合创立了黑石,并且推动这家创始资本40万美元的投资机构成为管理资产超过4000亿美元的私募巨头,彼得•彼得森的一生颇为传奇。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老板,成为一个横跨商业银行私募基金、不动产避险基金公司债等很多业务的强大的金融服务王国,从初创黑石时的40万到4000亿的庞大资本帝国,这一切,彼得森是怎么做到的?

1926年,彼得森出生在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小城市,父母都是从希腊来的移民一代。刚到美国时,一方面由于语言不通,彼得森的父母甚至连最简单的日常交流都没办法正常进行,更不用说工作,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去火车上洗完刷盘子来获取微薄的收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积攒,他们开了一家南欧风味的小饭馆,小本经营勉强糊口。尽管餐馆24小时营业,可是挣的钱也只够吃穿之用,想要富余一点钱去扩张一下饭馆的规模,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希腊籍移民,1926年出生的彼得森的童年生活完全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阴影下,这时候的种族歧视矛盾激化严重,彼得森白纸一般的孩童心灵,小小年纪就被涂上了偏见和歧视的阴影。他想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想向刻板的父亲证明自己能够达到他的严格要求,想让感情脆弱的母亲开心。

小人常立志,君子立长志。这一切促使他从小就立下了志愿,以后再也不要过这种日子了,要做一番大事业,改换门庭。风物长宜放眼量,自从立下这个志愿,它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地扎根在彼得森的心底。多年以来,无论是从商还是从政,彼得森坚定只求长远利益,从来不为蝇头小利所动。

秉承着努力才能成功的信念,彼得森考上了麻省理工大学,这对出身贫寒的他是一个鲤鱼跃龙门的好机会。谁曾想这所知名大学并非适合每一个学子,至少并不适合当时的彼得森。在后来的自传中,彼得森谈到:“就读麻省理工学院是一个复杂的选择,从某些方面来说,还是一个糟糕的选择”。少年彼得森以消极的态度应对着学校的课程,白天逃课,半夜里熬夜,后来还因论文抄袭被麻省理工学院开除了。

不过好在第二年彼得森迎来了他的转折点,在1945年申请通过了美国的西北大学。彼得森自此脱胎换骨,勤学苦练,仅两年时间就拿下了本科学位,四年后又获得了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据说毕业时还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被学校邀请留校,不过志不在科研的彼得森婉拒了。

硕士毕业,彼得森入职全球著名的4A广告公司麦肯世界集团,成为了市场部的一员。彼得森一年之内便大放光彩,成功为公司创造了75%的业绩,两年时间就已然晋升为麦肯的副总裁。但是彼得森在这个时刻却突然选择了放弃高薪优厚的待遇,与上司价值观的差异,职场内部的尔虞我诈,他意识到“我晋升得实在太快了”,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促使他毅然决定离开麦肯。这种危机意识也自此贯穿着彼得森的一生。

离开麦肯之后,彼得森入职最大的电影摄像机制造商之一——贝灵巧任副总裁,主管市场营销。在34岁这年,彼得森成为了这家公司的总裁,同时被《生活》杂志评为美国40岁以下美国100位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位最年轻的总裁看似光鲜亮丽,在耀眼的光环下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痛苦,“我越来越感到公司职责给我带来的疲惫”。他是如此的坦诚,我们能感受得到他那种从身体到心灵的疲惫。

彼得森二次辞职离开了贝灵巧。在1969年,他接到了洛克菲勒的电话,邀请他入主洛克菲勒慈善基金会。也正是在这里,他接触到了美国政商两界最顶级的人物,有机会对当时美国的外交、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和社会政策有了全面的了解,他的才干也被充分挖掘并在华盛顿获得认可。

1971年,彼得森被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相中了,在尼克松送眼里,这个人第一有头脑,第二办事逻辑清楚,言谈话语得当,于是对其抛出了橄榄枝。他接受了尼克松的邀请,出任总统国际经济事务助理,人称“尼克松政府经济领域的基辛格”,并于1972年2月转任商务部长,并兼任美苏商业委员会主席。

然而,好景不长,彼得森就卷进了白宫的政治斗争之中,在经历了“水门事件”后,彼得森对政坛心生倦意,于1973 年辞去商务部长,结束了短暂的从政生涯。白宫这段勾心斗角的岁月据说让他付出了高昂的经济代价,却也给了他无价的回报,这其中最大的回报或许是在从政时渐渐编织出来的那张巨大的人脉网。

这一年,彼得森46岁,也正是这一年,他的传奇才真正开始书写。离开白宫的彼得森只身一人来到了纽约华尔街。当时的他没有任何金融职业经历,但凭借他在华盛顿政坛的广泛人脉和之前的企业高管经历,赢得了去华尔街投行的机会。那时,包括所罗门兄弟、第一波士顿和雷曼兄弟等大型投行,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最终,彼得森选择了华尔街历史最悠久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出任副董事长,开始了他的投资银行家生涯。

彼得森接管公司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并购行动,其中包括合并当时华尔街最有名的犹太投行库恩—洛布公司。此后5年,公司收入和利润连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彼得森已然成为了华尔街的明星。

但是这并不算是一个好的选择,彼得森之前从来没有在华尔街工作过,也不知道金融圈的复杂,明争暗斗比政治圈闹得还凶。此时正值雷曼兄弟公司的危急存亡之秋,掌门人罗伯特·雷曼1969年死后,公司陷入了长达4年的权力斗争,人心涣散,业务杂乱无章。这十年间,公司内部的权力斗争日益加剧,1983年,彼得森最终被迫辞职。

可是就在彼得森走了之后没九个月,这家雷曼兄弟就被美国运通公司所收购,一直到1994年上市,这才重新站直了腰板。再过了十多年,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雷曼兄弟轰然倒下。

在雷曼兄弟的这段时间,彼得森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更关键的是,结识了他的爱将史蒂夫施瓦茨曼,这位先后毕业于耶鲁和哈佛的高材生深受彼得森的赏识。1985年,年近花甲的彼得森便与这位小自己20多岁的后生晚辈各出20万美元在纽约成立了一个小型的并购公司,起名为黑石。恐怕他自己也没想到,在今后的三十年里,黑石将成长为投资界的“巨无霸”之一,成为后人争相学习瞻仰的对象。

要知道,40万美元扔到华尔街里,那可真是毛毛雨,连个响声都听不到。于是,两人开始投入并购顾问业,而在当时他们公司总共只有4个人:彼得森、施瓦茨曼和2个助理。新公司创办的前两年,并没有太多起色,彼得森依然和刚入行的小伙子一样,夹着皮包登门拜访潜在的客户,经常被拒之门外、不时忍受被忽略的屈辱,精心准备的贷款备忘录,人家连看都不看一眼。他的父亲也在那一年去世了,这更让他哀痛不已。

那个时候,没有人看好黑石。

不过,咱们别忘了,彼得森乃是混过白宫之人,乃是给尼克松总统当过国际经济事务助理之人,乃是当过美国商务部部长之人。他的这些经验和履历,正如前文我们提到的——使他得以编织出一张巨大的人脉网。这个时候,彼得森就想起了当年认识的一个日本生意人——日本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

当时,索尼要并购美国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彼得森利用二人的私人关系,获得这个并购案的代理权。要知道,这个并购案价值20亿美金,40万资本注册的一个小公司,如果不是盛田昭夫认识彼得森,不知道他在美国内阁之中任过要职,他敢把这么重要的案子交给这个小小的黑石并购事务所?

这次成功的并购业务为黑石打开了局面,他们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酬金,“这比当年黑石集团的其他收入总和还高出许多”彼得森曾感概。自此,黑石在华尔街也一炮而红,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黑石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不光负责并购,还成立了私募基金,一下就吸引了32个投资者。当时又赶上美国股灾,大量破产的公司抛售资产,黑石集团拿着投资人的这些钱,从市场上买回大量被低估的金融资产,事业开始走上正轨。此后十年间,也就是从彼得森60岁到70岁期间,黑石集团的平均回报率是130%,总收益超过13亿美元。

这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还使黑石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好,来这做私募的人越来越多。从此,美国PE圈迎来了“黑石时代”。2007年,黑石完成了IPO,总共募集资金达76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上市的私募股权公司。

时至今日,黑石集团掌管着超过4300亿美元的投资资产。

彼得森为什么这么能获得别人的信任?或者说为什么他的买卖做得这么好?有什么诀窍吗?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说就是“和气生财”。

有人会说这太简单了吧,但往往复杂的道理,用简单的话就可以说明白。彼得森曾说过:“我从来不恶意并购。”

彼得森的黑石集团从来不做蚕食竞争对手的事,秉持多方共同获益的原则,正如我们在文章开篇时所说,彼得森不争眼皮底下这蝇头小利,只着眼长线的大钱。所以彼得森这么多年在金融圈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口碑和人脉关系,几十年的合作伙伴还愿意给他推荐合作项目。

彼得森的成功,有必然性有偶然性,有个性有共性。他将之归功于“狗屎运”。彼得森在自传中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总结了5点:

1、选择自己热爱的领域;

2、努力做有价值的事,改变值得改变的;

3、精神上不懒惰,多思考公司、行业和国家经济的未来;

4、坚持自己的原则,做会自己,坚持道德底线;

5、彻底弄清楚一份工作的情况和要求后再去承诺和做 。

尽管走过了堪称一部经典巨著的大半生,但彼得森的步伐从未停止。2008年,黑石集团依旧在资本市场的浪潮里翻滚着,已经82岁高龄的彼得森退休,这时候的他开始认真地思考应该怎么样花钱,他斥资10亿美元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基金会关注的议题从美国的财政问题、消费、税收、医疗保障到个人责任等。2010年,彼得森加入了巴菲特与比尔-盖茨等人发起的“赠予承诺”,承诺将自己至少一半的财富捐给慈善事业。

2018年3月20日,91岁高龄的彼得森在自己家中无疾而终,一代私募传奇就此落幕。但是他创立的这个私募帝国依然维持着耀眼的业绩,他丰富的人生和职场经验,他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依然给后人以无穷无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