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奋斗在“夹心层”的港女地产观

上世纪90年代初,父亲来香港谋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位“港漂”。也因为父亲,我成了为 —“港漂二代”。仔细算一下,父亲也在香港呆了快30年了,真的是大半辈子了。

他从一位住宿舍的大陆“小鲜肉”打工仔起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在香港立足并安家置业成为一位标准的中产大叔,彻底融入香港社会,回顾整个人生历程,全靠自身的努力以及香港这片在过去30年给予了包容与机遇的土地。

父亲这几句牢骚倒是让我愣了一下。以前总觉得自己还很小,买房离我实在是太遥远了。但一眨眼大学毕业了,是时候开始要认真严肃地考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细细想来也挺有意思,香港虽然被英国人殖民了100年,很多习惯、观念都受了极大的影响。但香港人对于房屋的热衷程度完完全全继承了中国人热爱买砖头的传统,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几个月前香港有部引起轰动的纪录片叫《有房万事足》,讲述香港的年轻人如何在房价飙升的情况下,奇招百出,用尽洪荒之力买房。其中最出名的“105%姐”Macy,在家里吃在家里住,出门花销全靠男友。这种节省的方法可以让Macy将工资的105%存起,实在夸张。还有私营业主“50蚊哥”Chris,自己也算是个小老板,但买房对他也绝非易事,靠着惊人的意志力每天只花50元,持续了整整8年才成功上车买楼。

抛开这种极端的例子,普通的香港人又怎么买房呢?

先从自己过往的人生说起。我在内地、香港和海外都生活过,所以在每个地方都有结识朋友。而我的经验告诉自己,在留学生方面,与中国大陆不同,许多留学海外的港人并不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小朋友,来自中产的家庭其实是大部分。许多家庭也和我家一样,是花了重本供小朋友出国留学,希望他日能学成回港,成为一个“成功人士”。

但据我所知,为数不少就算在海外毕业的前辈们,在我看来已经算是收入颇丰,但距离买房“上车”还是遥遥无期。而这批从事着体面风光工作的前辈,每月到手的薪水当然高于公屋(注:公屋即香港公共租住房屋,政府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大部分只租不卖)的最低限额,往往也比居屋(注:居屋即“居者有其屋”计划的简称,由香港房屋委员会兴建公营房屋并以廉价售予低收入市民)的最低入息限额2万6千要稍高一些。

基本上,公屋与居屋和这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夹心阶层是没什么关系了。刚刚毕业的自己正处于这个夹心阶层的底部开始起步奋斗。按照目前的薪水,别提供房付首期,就算连在港岛租一间自己一个人住的房间都够呛,只得和家人同住,顺便再蹭蹭住家饭。

大部分和我一样的“夹心階层”年轻人抽不到公屋,又不得不面对飙升的房价,只能徒添焦虑却又望洋兴叹。

这里不得不提下香港的“纳米房”。纳米也许有点夸张了,但不得不感叹房地产商们真的很有创意,能设计出一批像泊车位一般大小的房子供人居住,在香港的俚语中人们形容买房也叫“上车”,买了这种超小房型真是名副其实的上车了。但别看小,呎价也是高到不忍直视,接近3万港币(一平方米约等于10.8平方呎),所以折合下来每平方米的售价要在30万港币以上,但由于总价相对较低,也深受年轻人置业欢迎。自从特斯拉推出 Model X以来,也有媒体称这种房子为Tesla房,因为它的大小和 Tesla Model X 完美契合。

根据团结香港基金的报告,在未来四年,香港的私人住宅落成量是1.8万个单位,比过去的四年高了六成左右,但是同期楼面面积仅仅上升30%,所以换一句话说:就是以后的房子会越来越小,别说Tesla房了,估计可能很快就有mini cooper房了。

以上说的都是现象,那么香港高房价背后的问题是什么?我想聊聊以下几个问题,也是很多“夹心层”青年面对的问题。

(1)在现行的制度下,如果真的有公屋住,到底住不住?
(2)我内心是真的希望房价暴跌吗?

讨论第一个问题,就一定要拿全世界做公营房屋做得最出色的新加坡说起。为什么在人口密度、人均收入上和香港都差不多的新加坡(并且也是以华人为主导)在“安家乐业”上做得比香港好呢?曾有媒体以“这个国家寸土寸金,却没有一个房奴”为题对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大加褒奖。

新加坡和香港的公营房屋的两个最大的区别:

(1)新加坡的公营房屋包括政府组屋(HDB)和政府廉租房。

新加坡的整个居住结构是:大约75%的人口住在组屋中,10%左右的高收入家庭住的是市场上购买的高档商品房或别墅(私楼)。5%~10%的最低收入家庭则向政府廉价租赁。和新加坡的同学聊了下,其实也有为数不少中高收入的新加坡人也是住在组屋里的,尤其是收入已经算不错了刚刚结婚的年轻人们。所以,可以说住组屋的福利在新加坡是具有普及性的。

但香港公屋不具备这样广覆盖的普及性。住在公屋的本地家庭在香港还是少部分人。

可能正因为脱离社会主流,住进公屋和居屋很容易都被香港社会“标签化”。直到今日,你看新闻还能看到“xx名人出身公屋”的励志故事。而新加坡不一样,住组屋是社会大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的人都做的事情,完全没有被特殊化或者被标签化。

但上述问题仅是一个“身份认同”问题。早前一篇“公屋潮文”道出“屋邨仔”被标签化为“贫穷”、“冇出息”,其实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在香港,有一批人被称作“公屋富户”,他们收入不错,通过一些手段入住公屋,选择不去买入私宅,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能享受便宜租金,没了最大的还款经济压力,可以买靓车,送子女去读国际学校等,这的确是一种生活的选择。但更多的夹心阶层一旦有能力还是会去买入私宅,哪怕因此背负巨大的供楼压力,放弃生活的享受。

(2)新加坡家庭一辈子只能向政府买一次组屋。

如果要买第二套组屋,必须要将现有的一套卖掉。而且第二套必须不能找政府买而要在二手市场中购入。向申请组屋也有入息上限,家庭月入不可以超过1万新加坡币(约港币5.7万元)。但是组屋住满五年以后可以不补地价自由买卖(除不能售予海外人士)。所以二手市场交易是非常健康的。对于家庭收入在1万到1.2万新加坡币($5.7万-$6.8万)的家庭,其实就是有点像笔者说的夹心阶层家庭,则可向政府申请购买 “執行管理公寓”(Executive Condominium)。此類物业就是升级版组屋,一般都设有住客会所等组屋没有设施。而且也可以在住满5年后自由买卖,并且注满10年还能售给海外人士。

那么香港呢?我们先不讨论香港的公屋、居屋有多难排这个问题。先假设如果真的那么幸运,抽到这类房屋的人将面临一个怎么样状况?

香港和新加坡不一样,香港的公屋的用途是给低收入家庭尽早安家,是完全不考虑流通的。在香港公屋的流通率是低于1%的。住进这类房屋的家庭享受的房子的居住价值,房子的升值空间基本上居住人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而我觉得,至少我身边的大部分夹心层青年并没有意图侵蚀政府又或者是纳税人的利益,如果条件允许还是愿意尽快上车,不成为政府的负担。但是在现行制度下,公屋是无法作为到居屋再到私人住宅的房屋的过渡。

居屋的入息是2万6千元左右,家庭入息是5万2千元。所以夫妇的家庭入息比如说5.2万元,但其中一人获得公司加薪,房委会是会取消家庭购买居屋的资格。所以我也看到不少要求老板不要加薪也要抽居屋的新闻。

最近家中表哥想试试居屋,无奈个人工资刚刚超过入息上限。而香港居屋是有“家有长者优先选楼计划”,我们就开玩笑让上一辈长辈们弃养阿婆,并搬回内地,让表哥一个人连同阿婆以家庭名义一同申请居屋。但研究了下,隔代申请就算父母在外地也是不符合申请资格的,需要提供父母的死亡证明。这是玩笑话,千万不能当真啊。

不过抽居屋真的是大抽奖,笔者听闻不少夹心阶层的友人们抽居屋,这两年我自己是只听说过一例抽中。又去看了看最近的新闻,新一期居屋搅珠结果出炉,十多万份申请争夺二千余伙,所以抽中居屋真的是抽中大奖。所以,回到前文提到的问题本身,对于公屋又或者是居屋,“夹心层”不是不想住,而是没得住。

而香港的居屋流动性是不如新加坡的组屋的,没有补地价的居屋是无法再自由市场流通出售,更不能出租,只能再售给符合居屋资格的家庭。我自己也研究了下买自由市场流通的居屋我到底买不买得起。看了一下也很郁闷,在自由市场流通的居屋被视作普通私人物业,最高可以做7成按揭( 可以找私人财务公司加按至9成),而不是像政府供应的白表居屋一样做可以9成5按揭。

香港政府曾经在1997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八万五建屋计划”,就是要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在10年内让全港7成的家庭都可以上楼,并且大大缩短公屋轮候时间。可是,时运不济,“八万五建屋计划”刚出炉就遇上了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随着房价大跌,社会舆论把房价下跌归咎于这一计划,迫于压力,政府只得逐渐淡化这一举措。

非常遗憾的是,现在香港是无法再全套照搬新加坡的组屋制度了,亦或者有可能新加坡组屋制度始于上世纪60年代建国初期,当时新加坡只有9%的人口住宅像模像样的房屋内(实际拥房率可能更低),组屋制度可以说是没有侵害太多人的利益。而今天的香港,超过50%的家庭人口住在私人永久性住宅。感概一下,政府在思考如何平衡利益上也是任重道远。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和大部分新移民完全没有房又不太一样,一想到毕竟父母辛苦了那么久,终于能够在香港安家,自己家庭也不是“无产阶级”。虽然也不会在香港再买第二套房,但房价上升的确或多或少给了不少中产阶级很大的心理安慰。而且谁也不能否认香港大部分中产家庭的家产也就是“一套房子”了,所以基于这个层面而言,我又不愿意看到房价大跌,甚至还默默地有点害怕楼价往下。

另外一个问题,倘若楼价真的大跌,我又正好有钱我是否敢上车呢?我想起03沙士时香港的白菜房价,那时候我还很小,但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那时候还在租屋的我们并没有买下现在已经过千万,但当时转手价只用200余万的某大型蓝筹屋苑单位。因为那时候所有人恐慌的根本不是楼价问题,而是裁员、“冇粮出”、经济崩溃问题,没有人敢出手。

根据最新的调查,超过8成的香港人认为房价过高,但只有近半的受访者认为房价下跌会让生活变得更好。我相信拥有这种矛盾心理的人在香港也不是少部分。

撇除父母的因素,我自己的想法呢?我是否真的期待楼价会跌呢?我的确认为现在香港的房价实在是太高了,甚至是不合理的高。但举个例子,位于荃湾的,主要提供中小型单位的“海之戀”首批496个单位开盘,收到了1.4万张申请认购支票,现在买私楼都搞得和大抽奖一样。更不要说随着楼价越升越癫,连公屋也一同鸡犬升天。

位于柴湾未补地价公屋拍卖已经叫价588万元,呎价为9833港元(约合近10万港元/平方米),比年前自由市场交易的公屋还要高出17%。我也有问周围的比我稍长一些的前辈,其中不少人表示:只要房价下跌一些就马上上车。虽然我对各位前辈是否真的有勇有谋能看准时机还是多少持一些怀疑态度,但是如果那么多人都持这种观点,是否又意味着房屋刚需的客观存在呢?

对于大部分香港年轻人而言,香港地这片不大的土地就是他们唯一能选择定居的地方,区别最多就是在于住港岛还是住新界,但哪里的房价都一样贵,哪里的房价都是巨大的负担。一旦上车,就要担心房价可能下跌的风险,说不准又变成“负资产”。但是现在不上车,又很担心房价越涨越高。今时今日,地产大亨不希望房价跌、中产们害怕房价跌、而大部分的年轻人觉得房价不可能跌。

在这样的社会舆论背景下,存钱速度比不上房价的涨幅的故事每天都在听。有人说今天的香港是这样的——“成功需父干,买楼靠父母。”前半句不评论,后半句我不愿意接受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夹心层”的年轻人们在买房的问题上应该何去何从,这的确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