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顿的银行人生

银行一度是华贵的代名词。

奢华的银行殿堂,轩昂的“汇丰狮”,高耸的写字楼,严格的安保,是银行的标配。掌握资金分配权的是地位高贵的“银行家”,经办具体事务的是银行白领,银行的朋友圈非富即贵,银行是财富的象征,穷人们离银行很远。

即便是乡间的银行分理处,也有着让人羡慕的收入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无论城乡,银行都一样闪耀着光芒。

银行也是校园追捧的对象。从专业选择到毕业就业,银行是不少青年的首选。在被称为“黄金十年”的银行发展期,一大批高学历、高颜值的人走进银行,去分享财富盛宴。关起门来说,在那个“赶上了时候”的季节,银行人的“腰包”超越了时代。

转机是从“金融民工”的出现开始的。发明这一称谓的同道,最先嗅到了转型的气息,在“伟岸”的银行体系里,大部分银行人沦为金融民工,在体制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银行是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追求梦想的银行人都要从塔底攀爬,在这个少则十几级、多则三四十级的台阶通道里,柜员是第一道磨练。

披星戴月是柜员的人生写照,朝七晚八是进出家门的时刻表。手机、头饰、坐姿、谈吐、进食还有妆容都有统一规定,要想从为数众多的群体中胜出几近于一场丛林法则的搏杀。不过,民工的称谓更多可能是优越感的失落。

从“高柜”到“低柜”,从门可罗雀的富人俱乐部到街头大妈的纳凉场所,银行的门厅已不再神圣,稍有不慎还将有责骂和投诉,这确实有点像民工。

与民工不同的是,民工的工作往往比较单一,钢精工就是钢精工,水暖工就是水暖工,搬砖的搬砖,砌墙的砌墙,兼职的比较少,而柜员还要营销,还有任务,除了柜面服务之外,多数银行还会分配其他业务指标,一些人自嘲“自己连民工都不如”。

业内比起来,柜员是苦了点,但比起其他行业,还算是一份不菲的收入。为了这收入,也得忍,何况前面还有光明的前景。实在不行,大堂经理也行,至少少得点职业病吧。

市场化程度高一些的是客户经理,也比较自由,这是一个拿业绩说话的岗位。优秀的客户经理也要经历一番痛苦的修炼。不仅要有一定的业务知识积累,还要有超人的情商,或者有过硬的资源,要会说话办事,会聊天喝酒,会投其所好,还时不时的要装出比格,品品红酒,搞搞收藏,打打高尔夫,最好还能和名人搭上界。有一帮富人资源自然最好,业务不愁,实在不行,也得有一帮穷朋友,发发信用卡,搞点代发薪,放点小额贷款什么的,这世道,银行不怕你贷款,就怕你不贷,如果连一帮敢贷款的穷哥们都没有,乘早还是别干客户经理了。

“八项规定”救了一帮客户经理,不用再酩酊大醉,不用再灯红酒绿,出国旅游、赌博打牌也不敢明目张胆了,但是总少不了和各种人“柔情对撞”,能不能做下去,看道行。

客户经理的最大压力在于业绩的不断加码,基数越大,考核越严苛。耐不住压力的经理们就带着资源在各银行间游走,做一只觅食的候鸟。

审批人曾经是银行最热门的岗位,有权有利有地位,大笔一挥,业务开闸,是客户最想结交的“权贵”。往日的风光今天正在褪去,不仅审单有时限,工作有量化考核,还有终身责任制。“有油水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滑到的地方”,近年来相关岗位落马人员增多,使审批条线成了高危岗位,风险性不断升高。如何摆平领导意志和独立审批的关系,也是对智慧的考验。

大大小小的行长,真正是所在团队的灵魂。几十号几百号人靠你吃饭,养活这么大一家子人,必须乐于奉献,没两下真干不了。当个行长,看似荣光,掌握着诱人的资源,可最终是要拿业绩说话的。要摆平的关系也太多了,上级下级,政府客户,工作生活,员工家人,一个也不能少;经营营销,企业管理,内场外场,你得样样精通;既要会呼风唤雨,也得会装孙子认怂,总之,你得点便宜沾个光不怕,事要办不好,内部就有人惦记,外面再有点不干净的事情,十有八九干不长。长袖善舞的高手,也可以利用手中的资源,织起更大的网,前途无量。

金融同业是银行最热门的去处。风险小,效益也不得错,正在大行其道的事业部制更是使之有“行中行”的美誉,这个条线的人才成长快,人脉广,有着广阔的职业前景。当然,走南闯北,与家人聚少离多也是这个职业的特点,不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难怪员工们趋之若鹜。

中后台人员的优势是稳定。但在完全市场化的银行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的收入就会少一点,地位低一点,你在业内的身价也会差一点。

推动银行变革的是透明,是开放。透明了,填平了“价值”洼地,规则统一了;开放了,互联网金融来了,不变就是等死。溯及以往,变革则是矫正,变革是回归。

剧变始于薪酬之变,高管限薪推到了多米诺骨牌。一批高管的离职打破了从业者对收入的预期,经济的波动加大了业界对行业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银行人生因此起伏。

银行业有内部通婚的传统。夫妻同在银行,收入不错并且稳定,一起追寻银行梦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可是银行的重压也是双重的,一个家庭扛起两个人的业绩压力,背起两个人的指标任务,重了些。这样的家庭自然向往“一家两制”,一旦银行有些波动,最优的选择就是一人离开银行,所以,端久了银行饭碗就想换一口饭吃,于是,一部分人开始萌动跳槽了,一般会是具有竞争优势一方的留下,当然也会有例外,爱情的力量不能低估,当一方不愿另一方继续“受罪”时,也会坚定地把对方推下银行之舟。

当高收入不再是可以忍受的理由时,一批不得志、不舒心的人士也会选择离开。过去,人跟钱没仇,你给我一份相对满意的收入,我可以忍,今天,当高收入难以为继,或者变得非常不确定时,选择舒展,也无可挑剔。

众多的带着五彩梦想而来的高学历人士,在残酷的职业竞争下,在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当银行褪去光彩,当发现银行不是自己想象的天堂时,也会抬腿离去。毕竟,人才高消费时带来众多的“孙悟空”,银行还没有建起那么多的“花果山”,只能放飞。

不过银行业高管的走与留,尤其是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单位,有较大知名度的人物,开始了流动,批量的流动,持续的流动,说明银行的业态确实变了。

当金钱和待遇的魅力不再的时候,人们在进行更加本真的选择,来的走的都太正常了。走了谁,银行依旧,来了谁,也银行如常。围城在,出去进来皆正常。HR最新的资讯,与过去银行人在银行之间流动不同,近两年离职的银行人已经游走于大金融同业,证券、保险、信托,还有互联网金融是都是上岸、下海的码头。

离开银行的人都说,银行日子越来越不好过,银行人挣得越来越少,银行累且充满了风险。

围城内如深井,围城外是江湖,井内的慢慢生长,事业也会开阔,投身江湖,做不到中流击水,也会暗涌重重。无论选择留下,还是拓土,银行都开始多变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