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贷公司的资金腾挪术到宝能的融资技俩

从迅速崛起到逐步衰落,再到名存实亡,S小贷虽为一个区县的微小样本,亦是行业演变的一个镜像。本文给你详细的介绍大环境影响下的小个体是死亡史!引以为戒!来源:21世纪

“就我了解的情况,当时总资产一个亿的小贷公司,至少有两个亿的体外循环资金。通过杠杆借贷后放款,正是小贷公司最大风险所在,也是去年当地开始取缔不规范小贷公司的重要原因。”徐江说。

在四川,一个人口不过60多万的县级市,2014年一度活跃着七八家小额贷款公司,如今有的停止业务,有的人去楼空,有的只顾催收,无一正常经营。徒留当地县属唯一一纸小贷牌照。

这些非正常经营的小贷公司中,张志宏(化名)所在的公司(以下简称“S小贷”)便是其中之一。据他所述,S小贷从2016年中开始就几乎不经营,把多数精力用在贷款催收。

“公司不良率超过60%,不良贷款高达上亿元,去年年底公司的小额贷款牌照已被取消,就差破产了。”2月10日,S小贷公司总经理张志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2016年初起,公司的主要业务就变成了讨债,但借款企业没钱,投资人来讨钱,我这一年都很头痛。”

从迅速崛起到逐步衰落,再到名存实亡,S小贷虽为一个区县的微小样本,亦是行业演变的一个镜像。

据央行2月3日发布的2016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8673家,贷款余额9273亿元,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同比减少237家,人民币贷款减少131亿元。

体外循环“毒瘤”缔结

在四川,县级小贷公司的大批量新设还是最近八九年的事。

2008年,根据当地省政府颁布的文件,一个县只能申请一张小贷牌照。2012年,四川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表示,力争到2015年末,该省的小额贷款公司达到200家以上,要基本覆盖所有县(市、区)。

速度比计划要快得多。

2013年末数据显示,该省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大幅增长65%,达到293家。

一位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工作的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09年有关部门发布《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其中有条款表示,满足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改制设立村镇银行。从那时起,小额贷款公司的牌照就引得当地企业竞相追逐,地方政府也希望借此机会,提升当地的产融环境。

S小贷的创设正是借了这场东风。2011年,S小贷设立,注册资本1亿元。四大股东中,除发起人为山东的一家公司,另三位股东也是当地行业龙头,均颇具行业影响力。

据张志宏回忆,从2011年到2013年,是当时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的“黄金”时期。“一些民营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得到足够的贷款,但在宏观经济上行,企业急需资金扩大生产的背景下,小额贷款公司的创立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路径,一度很受中小企业欢迎。”

21世纪经济报记者通过工商资料查悉,2013年,S小贷资产总额11413万元,营业总收入1526万元。

不过,曾在当地小贷行业监管机构就职的徐江(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年报上显示的只是企业表内资金而已,但实际上,小额贷款公司有大量的“体外循环”资金。

所谓“体外循环”资金,即是小额贷款公司通过个人名义进行民间借贷,根据当地的“行情”,承诺12%以上的年化利息,再用借贷资金进行高息放款,而这部分资金不会表现在公司账目上。

“就我了解的情况,当时总资产一个亿的小贷公司,至少有两个亿的体外循环资金。通过杠杆借贷后放款,正是小贷公司最大风险所在,也是去年当地开始取缔不规范小贷公司的重要原因。”徐江说。

张志宏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承认,他所在的小额贷款公司同样存在体外循环资金,但具体金额并未透露。

“当时政策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银行敢给钱、股东敢投资、小额贷款公司也就敢贷款。”张志宏说。

虽然从2011年到2013年开始的杠杆借贷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但真正促使其繁荣的,则是当地企业的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与高杠杆。

S小贷所在的这个县级市,在2011年到2015年间,以绿色食品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扩张迅速,融资需求也格外旺盛,其中包括茶业、白酒及产业链等。以酒业为例,到2015年,白酒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投资规模也在扩张,不管是银行信贷还是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多数资金流向这些产业。

有当地数据显示,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速度接近40%,此后两年也都维持在18%以上,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从2011年的91.3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130.33亿元。

虽然当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信贷,少部分来自于小额贷款公司借贷,但“过桥贷”业务确是2011年到2013年间小额贷款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的主要原因。

当地一家建筑类企业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记者,银行到期后,就会找小额贷款公司高息借入等额的续贷资金周转。

此外,张志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2012年底开始,伴随着企业的大规模扩张,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周期也从短期贷款向中期贷款演变。在这个过程中,小贷公司放弃了初设时期业务设定的“小额+分散”原则,也开始走上一次性将几千万大额资金投向一家企业的路径。

去杠杆下的资金链困境

徐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过桥贷这一业务的转折点在2014年,这也正是当地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由盛转衰的临界点。此后放款者,大多被套牢。
  
省城一家实业公司某分公司负责人于明(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4年中期,公司需要归还大概1000万左右的银行贷款。通过“过桥贷”归还银行贷款后,银行却没给续贷。
  
“麻烦大了,过桥贷的利息很高,虽然我们公司是S小贷公司的股东,但向同行小贷公司借贷,价格最低也都是月息24%起。”于明说。
  
此后几年,随着宏观经济变化,一部分企业的生存变得艰难,账款被拖延支付更是常事,很多通过杠杆融资扩大规模,投入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大肆扩张后高昂的经营成本与重重负债,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转。
  
一部分中小企业不景气,接下来出问题的就是经营类贷款。小额贷款公司的危机正式到来。
  
据张志宏介绍,2015年初,S小贷就有超过5000万的逾期贷款,主要在茶业、酒业和工程贷款领域。即使S小贷有心力挽狂澜,一些贷款“重灾区”的市场变化亦非随心所欲轻易控制得了。正如一名茶行老板说,2014年一盒高档茶叶可以卖到1200多元,但2016年只能卖到500元。

除茶业外,前期通过杠杆融资扩大经营的企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以酒业和房地产业为最。包括S小贷的股东之一,当地一家酒业龙头,也因为和银行借款纠纷,在2016年12月被法院查封房屋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并将拍卖价款500余万元用于归还银行贷款。由此,股东自身的实力也在大大削减。

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S小贷本身的资金链也开始越揪越紧,并走向断裂。
  
因为不良贷款累积越来越多,投资人催款等因素,目前S小贷公司运营已处于非正常状态。并在2016年底被取消了小额贷款公司牌照。对于该公司后续处置,张志宏已不抱希望,说“只要能把钱收回来就好,哪怕只是本金也行。”

然而,欠款的公司有一家已经开始清算资产,其余几家虽然经营不善,但还在存续。

当地的金融监管机构人士徐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6年底,当地政府已经取消了本地三家小额贷款公司的牌照,保留了一家。但如今,最后一家公司也没有正常经营了。

你套利,我套钱,银行圈资金腾挪大法

宝能的“万能险”派

先来回顾“万能险”派,宝能之所以有这个大钱袋子,也与此息息相关。

我们都知道,宝能第一阶段的幕后融资术,是架在某大咖互金公司的某大咖“宝”类产品上的,而这一“宝”类产品,究其基础资产,就是个“万能险”。大咖互金公司有其渗透到上亿级手机终端的APP,这已经够骁勇的,但这还不算完,这个“宝”,投资人投完了,还可以套利。

套利结构设计是:投资者在投资后可以以万能险的预期收益(注意不是保底收益率)抵押贷款。也就是说,可以流动性变现。此“宝”预期收益率为年化7%,而申请抵押贷款利率年化5%,也就是说投资人手上的100元短期能凭空套出2元,100万短期能凭空套出2万。

那怎么打消投资人对风险的顾虑呢?某“宝”产品设计还可叠加上某大咖互联网保险公司,对可能发生的万能险无法兑付预期收益进行再保险,费率0.1%。

所以回想起来,去年市场上“万能险”、保险资管产品成了大股东融资利器,不是没有道理吧?借道“万能险”类设计进行融资的何止前海人寿,各种人寿兄弟们都上了。只不过,宝万之争浮出水面让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此,估计没有太关注到,其它还有知名人寿公司,收购某上市股份制银行股权的资金里,也有基于同样万能险产品的资金来源。

当然,发财这事一般得闷声干,谁让“宝万之争”那么红,红到这些tricks全被暴露了。下面要再这么玩就不再容易了。保监会已经发声了,决不能让保险公司变成大股东融资平台和提款机;券商那头,资管通道业务被收紧也是大势所趋了。

“结构性存款”派

要弄钱的不止大股东。银行做年报、半年报,也要冲冲存款数。那头,我也曾经领教过某银行对结构性套利机会的营销。

“愉见财经”有一个贸易商朋友林总,就被某银行营销了,他拿着1000万本金在两家银行间周转,半个月“无风险套利”了逾12万,最后本金和收益全部到手。怎么玩的,我们具体来看。

那一阶段,正好是银行做财报的当口,市面上贴现利率大概是3.1%左右,某银行保本保收益的结构性存款利率给到了3.6%,也就是当中给到客户的套利空间是50个BP左右。怎么做呢,这家银行可以把结构性存款的存单质押开立银票供客户贴现,为了不让客户垫付利息,银票面额可以是结构性存款金额加上到期收益。

大家发现秘诀没有——

又是一个抵(质)押!

而且当中又凭空给出几十个BP的差价,也就是利率倒挂!

简单说,假设愉记是要弄钱的机构,你是金主(投资人或存款人),那就是,你给我钱,我亏点资金成本,帮你设计一个套利空间,你抵押、质押一下物权就可以去别处回拢资金并吃利差了。

林总怎么干的呢?他手头也就1000万流动资金(还是从股市里撤出来的),然后在那家营销他的银行支行存1000万半年期的结构性存款,年化利率3.6%,银行反手开具半年期银票,而且面额是1018万,也就是把半年期结构性存款的到期收益一起提前开出。

有了这张银票,林总很容易在市面上找到可以提供银票贴现的机构或个人,按贴现价格3.1%一个转身就可以银票全额再变成现金,贴现成本约15.5万(半年期)。这样一来一去,算大帐,林总净赚2.5万。

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这种套利不是一锤子买卖,林总是可以重复操作的。他把回拢的1000万又回到银行去存结构性存款,然后开银票,再出去贴现。这样循环反复,林总在年末银行冲量的两个星期里循环操作了5次。他无风险收益超过12万。那个要搞点钱来的银行,相当于一共搞到了5000万账面资金。

“企业债”派

各位听着有没有累,还能有耐心的话,“愉见财经”再给您简单讲讲第三段江湖风云。

A企业,就是最近的事,他们的财务总监跟我讲,发了个企业债,年化3.7%,还是商业银行那儿来的钱。然后呢,转手就把搞来的资金(当然我们也可以善意理解为发债后的沉淀资金)去投了另一家银行的理财,利率超过4%。

我说“你老兄牛啊,就利用银行之间不同的定价和流动性资负配比策略来空手套白狼啊?”他说了一句话,水很深,他说:“你以为只有我在空手套吗?”

(因为水不浅,咱们这期节目也就点到为止哈,有产品设计和营销需求的朋友,来我公号我们私聊。)

想来在上述结构里,我们从外面看,最大的疑点就是,银行体系(虽然是不同的银行在操作)3.7%的收益,超过4%的资金成本,疯了吗?慈善机构了吗?

其实不然。从他和某家券商负责资管业务的人士不谋而合的一个视角,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券商那里收的企业债就是3.7%,银行来投,放到银行的理财资产池里头,银行为什么愿意做冤大头,往外给4%以上的利率呢——这里头有一个外界不知道的秘密:券商同时还能给银行配一笔资,比如给银行2倍杠杆,而这笔钱,很可能利率只有2.5%。

换句话说,这个结构里,银行有50%的资金投下去是亏的,收进来3.7%却要给出去4%,明显倒挂,所以企业在那里空手套;但另50%的配来的资金,却是赚的,2.5%拿到手的钱,却有3.7%的收益。

至于那2.5%成本的廉价资金来源,我只能说,看看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看看市场的资金投放呀。大家都说企业债的雷要爆、要爆,燃爆点在哪儿呢?

在这种分割开来没多大风险、联系起来看却是一个资金闭环的整体链条面前,您可以想一下,如果那个2.5%的资金来源被割断了,或者涨价了,会怎么样?或者,在多只债券都在里面滚动的层层相扣里,如果有几笔大的债坏掉了,会怎么样?

扯远了,咱们就此打住。